这是看了《自控力》的一些感想和笔记,第四篇。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时的你会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呢?
想得到快乐是一种本能,因为状态好才能处理很多事情。
1、快乐的事做完后会有压力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快乐,可以不去做了。
2、人不能没有欲望,有欲望才有期待,但我们不能被过多的物欲支配,那就太累了。
3、心情不好时,要同情自己,千万别打击自己,可以去做开心的事。心情恢复后,就可以继续自律了。
4、去做有用的解压方法,运动、看书、聊天等,别去做买买买那些不实际的方法。
下面来分享这8大法则:
多巴胺会诱惑我们去做不自律的事,也就是奖励的承诺。
因为它的首要功能是让我们追求快乐,但不是让我们快乐,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压力。
比如,你想吃垃圾食品,这时会有一种奖励的承诺,会觉得快乐,但吃完后又会感到压力和焦虑。
找一个老是让你放纵自己的诱惑因素,测试一下奖励的承诺。
做那些你感觉会快乐、但似乎无法满足的事:
比如购物、喝奶茶、看剧、上网、浪费时间的事,注意观察自己放纵时的感受。
你会受到诱惑,是因为大脑告诉你,你会很快乐。
实际上真的快乐吗?
我觉得挺真实的,有时候累了,想放松下,会去看一些视频。
看之前有种期待的快乐,但看久后又觉得没意思,还没有看书有趣。
当你关注放纵的感受时,会发现实际上自己不需要想象中的那么多东西。
当你注意到,奖励的承诺不是真正的快乐,就更加能抵抗诱惑了。
我看到好看的公仔会开心,但我不会买,因为我知道买了不会开心,买了后需要打理,也会成为闲置品。
想要自律,不是去消除欲望。
虽然没有欲望的生活会让你更自控,但人是不能没有欲望的。
当一个人没有了欲望之后,他会变得不再期待快乐。
想象一下,你的生活,没有欲望,没有目标,没有期待,那活着还有啥意思?
我们需要欲望,但不能被过多的欲望支配着。
当你情绪低落时,你会什么让自己高兴起来的办法呢?
其实,情绪低落时会更想去做不自律的事,因为不需要自控力,也能追求快乐,但别忘了还会带来压力。
我会在心情不佳时,看看自己收集的励志句子,点醒自己,停止内耗;
同时看一下喜欢的偶像消息,就会被治愈了,也就能打起精神了。
反正就是做一些开心的事,还可以睡一觉,这4种方式对我挺有效的。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
锻炼/参加体育活动、祈祷/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
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此外,可以通过鼓励自己来解压:
在做好一件自律的事后,你可以写下完成后的美妙感觉,记在备忘录里。
当你受到诱惑不想自律时,可以通过看这个备忘录提醒自己,不能在压力面前冲动。
意志力最大的威胁之一:“那又如何”效应。这种效应描述了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
但是,吃了一颗糖又如何呢?
每个人都有放纵的时候,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研究显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
批评会打击自己,从而什么都不想做。
相反,自我同情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
所以,在有压力和挫折时,要鼓励自己,允许自己做想做的事情。
失败避免不了,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应对失败。
当你遇到挫折时,原谅自己:
(1)失败后的感觉如何?不要逃避。
(2)你只是个凡人,难免有失去自控的时候。挫折不代表你有问题,你身边的人也同样会遇到。
(3)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同样的挫折,你会怎么安慰、鼓励?你也同样可以对自己说。
挫折只是一时的,不代表你永远都不成功。
情绪低落时会更容易屈服于诱惑,而自我同情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乐观给我们动力,但少许的悲观能帮我们走向成功,承认自己不是时刻自控的人。
研究发现,如果能预测自己什么时候、会如何受到诱惑和违背承诺,你就更有可能拥有坚定的决心。
最后来总结一下,倒回去看一开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