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5%,连续第四年稳定在1.25%。报告期内,该行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实现现金清收397.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31.07%
文|《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张威
3月31日,光大银行(601818.SH;6818.HK)行长郝成,副行长、首席财务官刘彦,候任首席风险官马波等多位高管首次亮相年度业绩发布会,为投资者及媒体答疑。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达6.96万亿元,同比增长2.75%;贷款总额3.93万亿元,同比增长3.88%。业绩方面,2024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减少102.70亿元,下降7.05%,降幅较2023年的3.95%有所扩大,这也是该行营收连续第三年下降。其中,光大银行2024年利息净收入为966.66亿元,同比减少108.14亿元,降幅10.06%。这一变化与其净息差变动有关。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净息差下降20个基点(1个基点为0.01个百分点)至1.54%。同期,光大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同比回正。分业务来看,该行2024年零售金融业务利润总额为2.81亿元,同比下降超95%;公司金融业务利润总额261.32亿元,同比增长8.89%。“我行厉行勤俭节约,强化运营管理和成本管控,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1.7%。同时加强风险管控,降低信贷风险成本,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2.2%。”业绩发布会现场,郝成介绍道。股东回报方面,2024年,光大银行全年拟实施现金分红111.67亿元,同比增长9.24%。同期,光大银行股价上涨40.63%。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5%,连续第四年稳定在1.25%。报告期内,该行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实现现金清收397.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31.07%。风险抵御能力方面,该行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为180.59%,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年下降。展望2025年,光大银行年报称,“在当前经营环境和监管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争取实现贷款增长不低于4%。”“2025年,光大银行将坚持‘干’字当头,加快打造经营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光大银行董事长吴利军在年报致辞中称,将发力“阳光科创”“阳光财富”“云缴费”“阳光投行”“阳光交银”“阳光金市”等六大特色业务。
2024年,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持续承压,多家上市银行2024年零售贷款规模下降、不良率上升。光大银行业绩与行业同频共振。年报显示,光大银行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102.70亿元。其中,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550.96亿元,同比减少98.53亿元,下降15.17%;零售业务利润总额2.81亿元,同比减少64.6亿元,降幅95.83%。进一步拆解零售业务营收,其中净利息收入429.63亿元,同比下降11.89%,占全行净利息收入的44.44%;非利息净收入121.33亿元,同比下降25.04%,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31.31%。据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介绍,在零售信贷方面,2024年光大银行加大了普惠贷款和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其中普惠贷款增量居同业前列;下半年,该行加大了房贷投放力度,房贷规模增长出现边际改善。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零售贷款余额为1.48万亿元,同比减少301.97亿元,降幅约2%。其中,不含信用卡的零售贷款余额为1.11万亿元,同比增加276.07亿元,增幅2.56%。信用卡透支余额为3756.89亿元,同比减少590.3亿元,降幅13.58%;信用卡业务收入331.56亿元,同比减少99.04亿元,降幅23%。光大银行年报中并未披露信用卡不良具体情况。年报提及,2024年光大银行不断完善预警强制应对机制,重点防控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和信用卡等领域金融风险。其中,对信用卡业务持续加强风险治理,坚持严格审慎的新客准入,实施差异化审批授信策略,主动压降存量风险资产,提升不良资产清收回款效能。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光大云缴费业务转化零售客户较年初增长8.9%,沉淀关联存款较年初增长8.43%。“下一阶段,云缴费在巩固行业领先优势,打造光大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将全面提升对银行经营发展赋能和价值贡献,这也被写入我行‘十五五’战略规划当中。”齐晔表示,“未来我们将在个人缴费、政务缴费、企业缴费上齐头并进,打造中国领先的缴费服务生态,全面提升云缴费在引客、增存、利贷、创收等方面的战略价值。”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光大云缴费”累计接入缴费项目17980项,同比增长10.71%;年缴费服务人次近34亿次,同比增长18.05%;年缴费金额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8.65%。
2024年,银行业共同面临的另一现实情况是净息差收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同比下降17个基点。其中,股份行净息差为1.61%,同比下降15个基点。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净息差为1.54%,同比下降20个基点,降幅同比扩大12个基点。2022年-2024年,光大银行净息差降幅分别为19个、8个和20个基点。年报称,该行净息差下行主要是受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国内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数据显示,2024年光大银行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为4.22%,同比下降50个基点;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为2.18%,同比下降14个基点。“2024年我们总体负债成本率较2023年下降了13个基点,2025年到期的定期存款接近总存款的30%,预计(负债成本率)下降幅度会更大。”刘彦表示。在贷款收益率方面,刘彦分析称,2025年一季度,该行对公贷款收益率较2024年四季度环比持平,但2024年的两次LPR下调,特别是零售信贷中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相关影响会持续到2025年,由此,今年贷款收益率将延续下行态势。“总体来说,净息差仍然在一个向下的通道上,压力犹存,但是经过测算,我们认为今年息差的下降幅度会好于去年。”刘彦称。展望2025年,郝成表示,光大银行将集中力量打造经营特色,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自身经营优势、强化光大特色基因,全面赋能基层一线,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业务和产品,发力‘阳光科创’‘阳光财富’‘云缴费’‘阳光投行‘阳光交银’‘阳光金市’等六大特色业务,铸就市场独特品牌。”吴利军在年报致辞中称。
责编 | 张雨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