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8日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主任会议上,研究并确定了2025年使用代表建议办理资金项目。据悉,今年共有13个项目入选,涵盖医疗、教育、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领域,着力统筹推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与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
继续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
惠州市演达医院升级改造项目、龙门县6所寄宿制学校热水供应设备建设、开展“点亮希望˙悦心同行”活动……“今年重点考虑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项目。”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入选项目既有民生微小实事项目,也有助推产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项目。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今年安排了多个项目支持乡镇建设和产业发展,如惠东县白盆珠镇仙人輋陂头建设项目、宝口镇乡村道路亮化工程等,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有农业产业、乡村青年技能提升项目入选。
杨村镇是博罗县农业大镇。市人大代表叶建峰建议,在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依托博罗县“五谷丰登”乡村振兴示范带(石滩—羊和),在该镇选取拟培育典型村石滩村和重点提升村羊和村,并带动周边的耀潭村、李村村,大力推进“抓两头促中间”工作,打造惠州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市人大代表谭思圆2024年领衔提出《关于实施乡村青年技能提升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建议》。她说,通过建议办理,提升了乡村青年技能水平,增强了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人才根基。
“经综合评估,建议继续深入实施乡村青年的技能提升行动。”谭思圆今年提出,建议优化授课模式,按需进行个性化指导,对参与学员培训后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追踪式”回访问效,推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就业、创业实效。
确保惠民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网格精细化治理工作。其中,大亚湾区2020年开始探索拆分管理单元,打造出“和美网格”治理新格局。市人大代表张贵雄提出的总结完善推广“和美网格”治理机制的建议,入选今年代表建议办理资金项目。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和美网格’治理机制直面惠州基层社会治理实际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已经初步形成系统机制,群众性、原创性、集成改革性等惠州特色鲜明。”张贵雄和多位市人大代表讨论后,认为“和美网格”治理机制在大亚湾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在实践中不断融合行政职能要求,机制不断完善和丰富,治理联动能力不断提升,并取得了明显治理成效。
“边总结边完善,不断丰富治理联动机制。”张贵雄建议加强对“和美网格”治理机制总结、完善、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他说,要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从实践到理论层面加强总结完善,重点研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力量组织、部门(行业)联动方式、“行政工作闭环”和“网格工作闭环”联动模式等机制,不断提升“和美网格”治理机制的适配力。坚持基层导向,通过强化“网格”治理责任,推动“部门入格”“驻村入格”、倡导党员干部“回归社区”,把治理力量和资源引到基层社区。
“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项目成效,切实以‘小资金’撬动‘大民生’,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督办,督促承办单位抓好项目落实。同时加强与市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参与项目督办,充分听取意见,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推动项目办好、办实、办出成效。
来源:惠州头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