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波浪小区隶属于北大居民区,处于新场镇中部综合网格内。该小区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物业管理缺失,环境卫生质量欠佳,尤其是下水道油污堵塞和粪池满溢等情况,长期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针对治污难题,如何治标又治本?北大居民区党总支充分用好综合网格机制优势,推动基层治理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升级,打造“群众诉求一线响应、治理难题一网打尽”的治理共同体。
网格各职能部门联手出击
今年2月22日晚上,该小区底楼一独居老人家中遭遇反渗,客厅污水横流。幸亏楼组长及时发现并当即上报北大居委。居委干部获悉情况后迅速响应,联系网格应急队伍养护公司开展抽粪处理。
3月16日、3月25日,污水反渗又有反复,居委干部再次协调养护公司;同时,安排工作人员帮助独居老人更换下水管道。然而,家中污水仍然无法完全排出。
鉴于“打补丁”的应急处理方式无法彻底解决反渗问题,北大居民区党总支以综合网格为平台,及时与城建中心、城运中心和科箭物业等部门组成了联合行动工作组。工作组在现场沿着排污总管方向逐一撬开窨井盖排查,发现排污总管及多个窨井存在不同程度的堵塞。紧急商讨后,确定采取抽总管污水的办法,并于第二天实施。
虽经全力抽排,总管堵塞问题缓解效果仍不明显。通过进一步排查,发现总管格栅因长期油污结块而厚积淤堵,且5号楼前的污水井存在“位差”,加剧了污水满溢问题。
为彻底解决问题,中部综合网格网格长、新场镇党委副书记蒋畅泓,中部综合网格副网格长、副镇长吴斌召集网格治理多方力量,加大人力物力支持统筹力度,养护公司调用专业设备前往现场处置,经多部门协作,最终成功清除淤堵污物,从根本上解决了“症结”。
事后,综合网格各职能部门举一反三,共同制定长效管理方案,建立定期巡查、维护、反馈的闭环管理制度,加强对小区下水道的日常监测和预警,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处理。
“多格合一”基层治理模式
从“治标”到“治本”,红波浪小区污水难题的处置,是北大居民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践“多格合一”基层治理模式的鲜活“注脚”。
自新场镇“多格合一”工作要求实施以来,北大居民区党总支充分用好综合网格机制优势,与职能部门形成“齿轮式”对接协同、精准施策,打造“群众诉求一线响应、治理难题一网打尽”的治理共同体。
以党建引领构筑“统筹中枢”。北大居民区党总支深刻把握“多格合一”基层治理工作要求,深化党建引领,高效联动综合网格各部门条线资源,形成总体统筹、集中攻坚、创新治理的新格局,有效处置防范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难题,延伸“党建触角”,活跃“红色细胞”,助力“强干壮枝”,将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多元主体发动作为夯实社区治理的基石,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以多格合一畅通“力量脉络”。推动多元参与的共治模式纵深发展,北大居民区党总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社区居民反映的棘手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多格合一”治理模式的关键融合作用,补短板、强弱项,拧紧对接协作“发条”,凝聚同管共治“动能”,快速形成处置合力,确保社区居民的各种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有力有序得到化解。
以人人参与激活“神经末梢”。在综合网格工作机制保障基础上,北大居民区党总支与职能部门有效实现权责对接,充分激发治理“耦合”能力,以群众有感为目标,收集建议意见,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型。同时推动党建“综合网格+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引导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区居民、物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良序善治的基层共同体。
下一步,北大居民区党总支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治理模式,持续探索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举措,构建多元共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