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化区完成田长制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公示牌设立工作,通过“一牌一码一责任”的上下联动、基层自治模式,推动田长制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地、监管到田,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亮明红线强责任,耕地信息“码上查”
据介绍,此次设立的田长制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公示牌以统一规范、醒目直观为原则,设立在村委会、村内交通要道旁或主要田块周边。公示牌采用统一牌面颜色,将责任区域、面积数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田长信息和职责、监督电话和耕地保护服务公众小程序等重要信息向外公布,实现“一村一牌、信息透明”。
群众通过扫描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可实时查询范围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布、种植要求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多元化信息,并可一键举报违法违规占用或破坏耕地行为,通过“全民监督、科技赋能”的新模式,使全区耕地保护工作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守护”转变。
广宣政策聚共识,织密监管“防护网”
其中,通过“制度上墙+责任到人”双公示,进一步明晰区、镇、村三级主体责任。村级田长作为首要责任人,坚决承担起耕地保护责任,主动谋划年度恢复耕地计划,推动年度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构建政府与农户沟通桥梁,引导农户和企业自觉纠正耕地“非粮化”行为。
与此同时,区规划资源分局结合“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结合公众号、新闻媒体、海报册子、全国土地日等多渠道宣传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知识。开展田长制“送图下乡”工作,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以各村为单位送至田间地头,通过普及耕地保护政策、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推动区、镇、村、农户多级联动,形成耕地保护监管“点、片、面”全覆盖新格局。
智慧监管全覆盖,云端守护“责任田”
依托省自然资源厅“田长制监管”系统,从化区耕地保护工作全面接入智慧云平台,集成卫星遥感监测、手机APP、高空铁塔探头、公众小程序二维码,实现农田“空天地”一体化监管,及时发现、劝阻、制止和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截至目前,全区已设置公示牌245个,覆盖辖区15万亩耕地及其中1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架设高空探头4个,“紧盯”耕地集中整治区示范区域。
一块块绿底白字的公示牌,不仅是农田的“身份牌”和政府的“责任牌”,更是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宣言书”。下一步,从化区规划资源分局将以“田长制”为依托,进一步发挥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第一道闸门”作用,形成党群联动、齐抓共管、防治结合的良好局面,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南方+记者 黄楚旋
通讯员 孙晗
【作者】 黄楚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