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ESG一周丨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自4月1日起实施;移动源成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7:11:00    

每经记者:徐肖逍 每经编辑:陈俊杰

ESG政策

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自4月1日起实施

4月1日起,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批标准涵盖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包括铸造、有色、化工、建材、矿山、机械、交通、农业、电工电子、食品、废弃处置等。此批国家标准重点针对以往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不清、难以互认”的问题,对“算什么,怎么算”提出统一要求,明确各行业核算边界、排放源识别、活动数据采集及排放因子选取等规则,为企业精准计算与报告碳排放构建了规范化路径。

点评: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是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双碳”目标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通过这些标准,企业能够锁定高碳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节能降碳措施,引导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从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ESG发布

生态环境部:移动源成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4年)》显示,移动源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2023年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总量达1924.6万吨,同比下降4.9%。其中,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389.6万吨、535.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22%和4.05%。汽车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头号贡献者”。

点评: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在移动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持续加强监管和治理力度。未来应继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提升新生产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规范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并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环保监管。

ESG活动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2025年全体会议召开

4月1日,第四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2025年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围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强政策与措施建议咨询,研究谋划今年重点工作。会议充分肯定2024年工作进展,并提出在2025年重点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挥专家委员会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优势,在重大问题咨询研究、国际智库交流、强化关键行业领域调研等方面开展工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积极参与和引领气候治理提供强有力支撑。

点评:该会议的召开表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正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通过汇聚各方智慧,推动国内政策落实与国际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

聚焦绿色低碳,中外专家共议绿色能源变革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国北欧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论坛及航星绿色智慧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外专家聚焦绿色低碳等话题,为绿色能源变革积极建言献策。会上发布了多项重磅成果:国际绿色智慧能源产业创新联合体揭牌暨生态建设启动;“EnergyX AI能耀城市能碳智能体”暨“零碳园区”百城计划发布;绿色智慧能源人工智能硬件研发设计与概念验证平台正式揭牌等。

点评:该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全球绿色能源变革提供了重要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其聚焦的议题,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议。同时,论坛上发布的多项重磅成果,不仅展示了绿色智慧能源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未来绿色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

ESG观点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全球“绿色遇冷”,中国保持韧性源于三大支柱

近日,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在《环球时报》发文表示:在全球绿色投融资普遍收缩之际,中国市场展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截至2024年底,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52万亿元。绿色债券市场也日益成熟,碳金融产品交易活跃,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中国绿色市场的韧性主要源于三大支柱:政策工具箱持续发力;产业协同效应逐渐显现;转型金融破局高碳行业。

点评:李志青的观点揭示了中国在全球绿色投融资普遍收缩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大抗跌能力的深层次原因。这些措施不仅为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也为全球绿色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ESG国际

欧盟委员会提议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

欧盟委员会4月1日提出一项法规修订方案,提议在新的乘用车和厢式货车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方面,给予欧洲汽车制造商更灵活的排放合规选项。欧委会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修订方案提议的灵活性措施将允许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至2027年内,不按年度审核而是以这3年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来衡量是否达到减排目标。此举将使车企在个别年份排放超标时,仍可通过其他年份的超额减排来平衡。按现行规定,未能通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审核的车企将面临巨额罚款。欧委会表示,修订后的措施将有助于保障汽车行业在清洁转型方面的投资能力。

点评:总体而言,欧盟委员会的这一提议在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做出了新的尝试,为汽车行业在清洁转型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灵活性。这有助于缓解车企的短期压力,并为未来的绿色转型奠定基础。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