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口乌米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02:00    

山中竹树滴翠,清新如洗,蓦然发现几株叶色油亮、或翠绿或艳红的小树,一股乌米饭特有的清芬滋味似乎顿时飘到了面前。因为我认得,那如楝叶而细小,似茶叶而圆厚的树叶是用来做乌米饭的,此时正是尝新乌米饭解馋的好时光。



与清明时节尝到的青团一样,美味清香的乌米饭是以颜色取胜的,那染料乃是植物的新鲜汁液。浸染乌米饭的树叶即乌饭叶,也叫青精叶,学名南天烛,是一种蔷薇科灌木。不但苏州木渎古镇附近的灵岩、天平山上生长,全国南北山区皆有,具有养精、添髓、益气、明目、黑发等功效。将乌饭树的嫩叶采回,置于石臼中,用棒槌尽力捣碎,便可见或红或绿的叶片中,流溢出紫褐色的浆汁,再以纱布将碎叶包裹,用力挤压,榨汁,又加清水过滤,这才将糯米浸泡其中十二个小时,让其从容上色,沥干后就成了黛色乌米。下锅蒸煮,经过温度与时间的打磨,越发黑得俏丽,几番周折几经生死后,凤凰涅槃一样浴火重生了,一粒粒饱满晶莹得异常养眼,在阳光下折射出油亮的光芒,高贵而冷静地俯视人间。同时,一股植物的清香充分沁入其中,既有糯米的香气,也有青山碧水的芬芳,让人欲罢不能,馋涎欲滴。最好配一小碟白糖,一点菜都不必,却更加甜糯可口,芳香涤荡,舌尖萦回,久久不散。


关于乌米饭即青精饭的诗句不少,杜甫《赠李白》云,“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乌米饭是可以养颜的;宋代李廌也有“吹云饭青精,煮石羹白芋”,一种清闲自足的生活;晚唐的陆龟蒙则写,“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清代著名老饕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还提到一种乌饭酒,“其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据云:溧水风俗,生一女必造酒一坛,以青精饭为之。俟嫁此女才饮此酒。以故极早亦须十五六年。开瓮时只剩半坛,质能胶口,香闻室外”,难怪不善饮酒的袁大才子连干16杯,还不忍释手。窖藏了16年的美酒啊,一定也藏下了父母对女儿的最美祝福和人生期盼,醇厚香甜的乌饭酒啊,哪一天到了溧水,可得好好尝尝,学着古人,过把馋瘾。


乌米也能做成团子,据说著名画家徐悲鸿住在北京城里,也常吃乌米团子,小儿女们见了一只只乌黑青灰的团子,都觉得讶异,“爸爸怎么吃煤球呀!”我有亲戚每年乌饭叶新绿时总会给我邮上几包晾干的乌米让我品尝,拆开,就是一片绀青,溢出一股特殊的香气。加了水,煮成饭,满室生香,那是来自原野山林的芬芳啊,抽抽鼻子,沁人肺腑,简直让人陶醉。我家姑娘已经眼巴巴地候着了,只拌了一匙白糖,她已是大快朵颐,“真香!太好吃了。”吃完了,还在意犹未尽的回甘之中。真想带她去山野之间,沐浴着草木香野花香鸟鸣香,亲手采一回乌饭叶,在石臼中捣成汁,眼瞅着洁白糯米转身变成清香乌米,再用大铁锅、农家灶煮成喷香可口的乌米饭,该是多美。


又可做乌米糖藕、乌米烧卖;乌饭叶汁亦能浸泡乌凤爪,卤制脱骨后,很是爽口,甚至将雪白的猪蹄变成“赛熊掌”,嚼劲十足,非常解馋,下酒甚好。


乌米饭具有补益脾肾及安神功效,是道家寻求长生不老的饵食之物,《本草纲目》说“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它也是一款保健养生饭。


乌饭叶又叫染菽、乌稔、牛筋树、羊桐叶等,我最喜欢的却是“墨饭草”这个别名,乌饭新炊芼臛香,浓墨晕染的诗意,浸透了植物的芳馨,从远方的山林、滴泉的岩下、浅唱的幽谷,翩跹而至。


(原载于《姑苏晚报》2024年06月14日 B04版)



作者:朱秀坤,封面图:通讯员 吴文萱/摄

编辑:肖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