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此心安处》:当技术叩问永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7:04:00    

还记得30年前那个永远乐观、不知疲倦奔跑的阿甘吗?经典影片《阿甘正传》原班人马再度聚首,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主演的电影《此心安处》本月登陆中国院线。这部改编自理查德·麦奎尔同名漫画的影片,对家庭、时间与爱的永恒命题进行了诠释。

《此心安处》通过AI换脸技术调整人脸模型,展现出男女主从青春到老年的容貌变化,让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完成了跨越几十年的精彩表演。图为《此心安处》剧照。

截至记者发稿时,《此心安处》在中国累计票房仅482万元,排片率跌至0.8%。即使拥有豆瓣7.4分的不俗口碑,这部注重情感沉淀和叙事留白的电影在追求强情节、快节奏的观影趋势面前,依然未能受到观众青睐。

固定镜头下的“时光容器

与传统的线性叙事框架不同,《此心安处》采用固定机位与时间跳跃的手法,以一座百年老宅的客厅为“舞台”,展开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文明的故事。殖民时代的开拓者、工业时代的发明家、二战后的平凡家庭……不同时代的生活片段像时间胶囊般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逐一呈现。

泽米吉斯通过别出心裁的画中画形式进行剪辑,将不同时空巧妙融合,后一个画面的局部往往会以照片的形式先出现在前一个画面中。窗外季节循环、昼夜更替,客厅的装潢风格几次改变,壁炉内的木柴燃烧又熄灭。瓦妮莎在这里出生,泰德在这里死亡……每个时代的故事都饱含着人类共有的情感,赋予这个空间厚重的历史感与生命的温度。“我希望通过固定视角传达时间与空间的共生关系,房子的不变性与其中流动的人群,恰好勾勒出人类情感的错位与交汇。”泽米吉斯表示,希望观众以从未感受过的观影方式来看这部影片。他在这小小的空间内,装下了人类最宏大的情感。

AI技术能否创造“永恒”

《此心安处》通过AI换脸技术调整人脸模型,展现出男女主从青春到老年的容貌变化,让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完成了跨越几十年的精彩表演。“在片场可以实时渲染出他们年轻的样子,这很令人兴奋,是我们取得的一大突破。”泽米吉斯说。当汉克斯以《阿甘正传》时的面庞穿过客厅,观众仿佛被拽回1994年的记忆现场,技术的发展让影迷在泪水中完成与青春的和解。

同时,网络上也存在着不同声音:“再先进的技术也还原不了汤姆·汉克斯年轻时的眼神。”正是现实中看起来的“不完美”,赋予人类真实的温度。这场技术狂欢无意间成为了影片将“流动时间”和“不变空间”的对比在现实世界的延伸,提醒我们:AI换脸技术越是完美复刻青春面容,越是凸显时间法则的不可违逆。

“AI技术能否有效地服务于叙事尚且存疑。”泽米吉斯在技术探索中保持着清醒。在他看来,数字减龄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解剖生命的脆弱性——让我们看清肉身如何在时间中被改变,记忆又如何成为最后的避难所。“我们只能在‘回到过去的脸’里短暂停留。时间仍在继续,不论我们用什么手段。”豆瓣上一名ID为“踌躇不前的猪”的网友如此写道。

当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玛格丽特在空荡的客厅中说“这是我们的家,最爱的家”时,记忆压缩成意识深处的永恒。或许真正的“此心安处”,不在于技术重现的青春,而在于时间的洪流中,人类曾为某个瞬间全心停留的勇气。

影片最后,泽米吉斯让镜头从客厅升向天空,与《阿甘正传》飘在空中的羽毛形成对照,我们终于读懂了这份跨越30年的创作初心:个体悲欢离合的那些瞬间与时代的变迁交织,构成了永恒。

来源:文汇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