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汽车制造业关税问题上摇摆。
4月15日,参考消息援引外媒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14日表示,考虑对25%的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进行部分豁免,让车厂有更多时间调整供应链。特朗普表示,这些汽车公司要在美国生产确实需要一点时间。
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大举征收关税引发金融市场的恐慌,并引发了华尔街经济学家对美国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的深切担忧。在汽车领域,3月27日,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并于4月初正式生效。
“产业链不是一天建成的。”杨松(化名)是一家全球零部件企业高管,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在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时,他就认为美国会在汽车产业关税问题上摇摆。
杨松表示,美国想要借此重塑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格局,并让汽车产业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是汽车产业链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早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全球化布局,而且美国对进口零部件已有严重依赖,打破格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制造业回流美国是伪命题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全美在售车辆中,进口车占比达48%,且本土生产的汽车平均含有30%的进口零部件,这使得美国对汽车产业加征关税的实际影响远超预期。
具体到美国车企来看,福特依赖墨西哥工厂供应全美约60%的车辆,通用汽车2024年在墨西哥生产了近90万辆汽车,其中多数运往美国。公开资料显示,以福特F-150皮卡为例,其发动机在加拿大制造,变速箱来自墨西哥,电子系统组件源于亚洲,这种生产模式意味着25%的关税将在每个流通环节重复计征。
在对进口零部件加征关税后,新车制造成本会进一步上涨,销售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汽车售价有可能平均最高上涨1万美元,这将迫使美国汽车销量从年增长1%转为下降3%。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认为,随着乘用车进口被征收25%的关税,以及零部件关税即将推出,新车价格可能上涨8000美元至1.5万美元。成本上升将压缩消费者的购买力,迫使买家转向二手车市场,并抬高维修成本。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欧洲、日本和韩国车企也将陷入困境。而这些关税可能不会创造就业,反而因需求下降和利润被压缩而导致企业裁员。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Murtuza Ali表示:“新车市场的前景非常黯淡,价格上涨,供应趋紧将形成双重打击;但对二手车经销商来说,会是一个黄金时期。”
特朗普在3月26日的表态中强调“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并声称“在美国制造汽车无需缴纳关税”。但汽车分析师伊万·德鲁里强调:“美国没有任何一款汽车能实现100%本土零部件生产,所谓‘完全本土制造可避税’的设想违背现代汽车工业基本规律。”
事实上,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壮大史,是半部全球化史。汽车零部件的全球化,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更能实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专业分工和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认为,若汽车全球供应链的断裂将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通过加征关税来引导汽车制造业回流美国是一个伪命题。
福特、通用等美国车企股价在关税政策公布后暴跌超5%,这也能反映出市场对成本激增的担忧。4月10日,高盛公司将福特汽车评级下调至中性,目标价9美元。通用汽车提交的评估报告显示,若全面执行新关税,其年度生产成本将增加43亿美元,相当于削减2.4万个工作岗位。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在社交平台X发文称,在这场关税风波中,特斯拉不可能全身而退,而是将受到重大影响。
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在政策公布前已启动紧急游说,要求对287种关键零部件实施关税豁免。
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零部件企业出口美国的风险敞口在近年来逐步降低。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中国出口美国的汽车零部件金额峰值出现在2022年,此后逐年下降,到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汽车零部件占比降至10.8%,第一名和第二名是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别占比42%和13.7%。
多家车企断供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两周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相关负责人在华盛顿,美国征收汽车关税对欧洲和德国汽车业冲击非常大,VDA第一时间表达了对美国征收25%关税的坚决反对,向德国政府、欧盟提交了很多分析报告,也在与美国负责汽车板块的相关机构进行了交流,希望能够让美国政府了解到征收高关税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针对美国政府出台的关税计划,VDA主席4月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种保护主义只会产生失败者。美国消费者将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将通过通货膨胀上升和产品选择减少直接感受到额外关税的影响。此类关税也减轻了美国公司的创新压力,从而削弱了其中期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宣布的措施也给公司和汽车行业的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挑战,这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相关事态发展,并将就其对供应链体系及集团全球生产网络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内部评估。我们始终倡导构建基于规则的商品贸易体系、开放市场及稳定的贸易关系。这些要素对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系至关重要,尤其对汽车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同时,我们期待贸易伙伴间开展建设性对话,以确保规划的确定性与经济的稳定性,并规避贸易争端。”奥迪中国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欧洲多家车企已经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其中,奥迪、捷豹路虎等多家欧洲车企已暂停向美国交付汽车。Stellantis集团(旗下含Jeep Dodge, RAM trucks 及Chrysler)宣布暂时停止其在美国五家工厂、墨西哥两家装配厂以及加拿大一座工厂的生产,并临时裁员900人,同时将按月逐案协助供应商分摊关税成本。此外,宝马、奔驰等车企虽然暂时未对车型进行涨价,但同时采取了观望策略。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3月27日在一份声明中称,关税不仅会影响美国的汽车进口,还将波及在美国本土生产并出口到海外市场的整车制造商。而欧洲车企在美国生产的汽车有约50%至60%用于出口。
征收汽车关税对日韩车企影响也较大,日产已宣布将不再接受任何针对美国市场的英菲尼迪 QX50 和QX55 SUV的额外订单,这些车型由日产与梅赛德斯-奔驰在墨西哥的合资工厂生产,预计在其他市场销售的这些车型将继续生产。
加拿大工会Unifor主席拉娜·佩恩警告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立即对汽车工人造成伤害,并破坏北美生产体系的紧密互联性。
太平洋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2024年美国新车销量约1600万辆,其中进口汽车占美国新车销量的50%左右,进口汽车中来自墨西哥的约为296万辆,其次为韩国 (约154万辆),日本约138万辆,加拿大约107万辆。日韩车企将受到此次美国汽车关税政策更大的影响,日韩在美出口的价格竞争力将下降,倘若日韩车企选择承担部分关税成本维持市场份额,将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上述研报称,关税政策倒逼汽车制造业回流,但汽车供应链重构周期长、代价高,将拖累外资车企电动智能化转型进程。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的新车购买成本增加,或将刺激二手车销量及售价上升。美国通过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主要诉求是迫使企业将汽车产能从墨西哥、加拿大等地转移至美国,但整车制造环节的本土化仅是车企的初步应对措施,更重要的是汽车供应链的回流和重构,目前美国汽车制造业对进口零部件依赖度较高,企业或将不得不面临供应链迁移成本高且周期漫长的代价,产业链的重新梳理甚至可能导致外资车企的利润、现金流承压,进而减缓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