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花地|张志坚:开在清明节的洁白桐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8:55:00    

文/张志坚

又是一年清明至,漫山遍野的泡桐花肆意绽放。那一串串洁白的花朵,宛如思念的使者,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绵绵追思,寄托着对为国捐躯英雄的深深缅怀……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回到四十五年前的那个清明节。

1980年清明节前夕,我在广西边防部队担任营部书记,接到一项特殊任务——接待前来部队祭拜牺牲烈士的亲属。来的是一对母女,母亲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农村大妈,脸上刻满岁月的沧桑;女儿十八九岁,青春的面庞上满是哀伤。烈士名叫舒永镇,是某部机枪连班长,广东潮安人,1979年2月在板栏战役中英勇牺牲,被追记二等功。当时,边境一线战斗仍在持续,已确认牺牲的同志大多安葬在离边境仅十多公里的桐棉公社临时墓地,我所在连队也有五位烈士安葬于此。舒永镇班长原部队在湖南,战前才补充到边防部队,虽同处一个战场,我们却未曾谋面。直到听见母女间的交谈,我才知晓这位烈士竟是我的汕头老乡。

当我询问舒妈妈有什么需求时,她轻声说道:“只想麻烦部队帮我做个花圈,其他的我自己准备就好。”这看似简单的请求,却让我犯了难。彼时边境局势紧张,营部驻扎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房,要临时制作一个花圈,谈何容易。但为了满足烈士亲属的心愿,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我和通信班的几名战士决定就地取材。我们从泡桐树上摘下一串串洁白的小花,又从山上找来藤条和木棍,精心编制出一个简约却饱含深情与敬意的花圈。

随后,我陪同母女俩来到墓地。当看到写有“舒永镇烈士之墓”的坟头,舒妈妈和舒小妹瞬间泪崩,紧紧抱住墓碑,嚎啕大哭。那哭声撕心裂肺,在场的我们,无不潸然泪下。许久,舒妈妈依照潮汕习俗,点香烧纸钱祭拜。最后,她颤抖着从衣服里掏出一个小袋子,里面是一撮从家乡潮安带来的泥土。她脚步轻缓,将泥土小心翼翼地撒在墓地的每一处角落,嘴里喃喃:“奴(潮汕话:儿)啊,你住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妈怕你水土不服……”那一刻,我的泪水也止不住夺眶而出。舒妈妈含辛茹苦养育二十余载的儿子,尚未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便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生命,往后余生,留给舒妈妈的唯有无尽思念与牵挂。

战后,部队有规定:牺牲烈士家中若有适龄参军的弟妹,可保送一人到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服役。沉浸在悲痛中的舒妈妈,毅然擦干眼泪,将女儿舒春珍送去参军。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就这样接过哥哥舒永镇的钢枪,来到广西边防。在部队里,舒春珍和哥哥一样勇敢坚毅。1981年,作为师医院卫生员的她,参加了法卡山战斗,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

那年清明节,舒家母女之后,还有许多烈士亲属陆续来到桐棉墓地祭拜。泡桐花,成了我们为烈属准备的特殊祭品,或扎成花圈,或采作一束鲜花。桐棉烈士墓地的山岗上,泡桐树漫山遍野,每年三月如期盛开。那带着雨滴的洁白泡桐花,宛如亲人们悲伤的泪水,饱含着战友无尽的思念。

后来,广西边防烈士陵园重新规划,舒永镇烈士的英灵从桐棉墓地迁至宁明烈士陵园。宁明县的烈士陵园里,除了泡桐树,还有高耸挺拔的木棉树和四季常青的松柏。洁白的泡桐花,寄托着亲人和战友的绵绵思念;火红的木棉花,是对英雄的崇高礼赞;青松翠柏,象征着为国捐躯的勇士永垂不朽。有这些美好事物的陪伴,有亲人和战友永恒的牵挂,相信舒永镇和长眠在此的勇士们,不会孤单,亦不会寂寞。

泡桐花开 图/AI生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