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间本应该和睦相处,市区却有两家人在微信群中互骂了3天,还为此被拘留。近日,新华警方接到报警后,为双方调解未果,依法对双方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
楼道里堆垃圾
对门忍无可忍
市区的王某和张某是对门邻居。王某家每次打扫卫生,都把垃圾堆到两家的公共区域,导致楼道口以及张某家门前脏乱不堪。
开始时,张某一直劝解家人,与邻居相处要以和为贵,不要斤斤计较。每次看见门前脏了,张某就直接拿扫帚打扫干净。时间一长,张某心中对王某也产生了怨念。
有一次,王某把垃圾堆到两家的公共区域,正巧被下班回家的张某看到。张某进屋躺到床上,越想越生气,积压了多年的怨气终于爆发了。
微信群内对骂
均被行政拘留
“王某,你太自私了,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你把垃圾堆在楼道里,弄得楼道里乱七八糟……”张某没有选择与王某交涉,而是掏出手机,打开500人的业主微信群直接@王某,对王某的行为进行指责。
王某看到张某在微信群里的信息,当即怼了回去:“我愿意,楼道又不是你家,用得着你管……”
就这样,张某和王某你一言我一语,在业主群里互相咒骂起来。业主群群主多次对二人进行劝阻,但收效甚微。两人的“骂战”在业主群里一直持续了3天。
张某觉得自己很委屈,越想越气,干脆报了警。新华公安分局小赵庄派出所民警赶到张某家,了解事情原委后,对双方进行调解,结果没有成功。双方相互气不过,都要求公安机关给予对方行政处罚。
最终,两人因互相辱骂均被新华警方依法行政拘留,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律师说法:
网上侮辱诽谤他人 情节严重可能获刑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河北宣安律师事务所律师武文昭。武文昭表示,从行政角度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针对微信群中互骂的行为,行为人应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从民事角度来看,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虽然互骂“事小”,但是情节严重的也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记者唐慧)